|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分享到:
弗麗斯 透明質酸鈉醫用敷料 保創保溫 淡疤促愈
萊視盯葉黃素
萊視盯葉黃素
萊視盯葉黃素
關注眼健康 歡享新視界

武漢思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公司電話:027-85601121
  • 公司傳真:027-85601127
  • Email:383700986@qq.com
  • 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山大道608號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資訊 / News information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2年)》發布

來源: 發布:2013-10-25 瀏覽:3321次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2年)》發布
 
2013年10月17日 發布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2年)》。2012年度全國藥物濫用監測系統通過“藥物濫用監測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共采集31個?。▍^、市)的藥物濫用者調查樣本18.9萬例,主要監測對象為強制隔離戒毒機構、自愿戒毒機構、社區藥物維持治療機構、拘留所等收治/收戒的藥物濫用者。

  藥物濫用監測人群分布于各個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社會層面。其中,男性占8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3.3%,無業人員占66.7%。

  年度報告針對2012年我國藥物濫用監測總體情況進行分析,重點描述海洛因、新型合成毒品、醫療用藥品以及新發生藥物濫用者的情況,并通過縱向比較2008年至2012年的監測數據,提示我國近五年藥物濫用的變化特征,預測可能的流行趨勢。分析顯示:

  一、海洛因與“冰毒”是主要濫用物質,“冰毒”濫用者有增長趨勢

  2012年,藥物濫用監測人群“過去12個月”濫用物質,包括傳統毒品海洛因、鴉片、大麻、可卡因,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麻谷丸”,以及其他藥物,其中海洛因與“冰毒”是藥物濫用監測人群主要濫用物質。

  比較近五年監測數據,藥物濫用監測人群中海洛因濫用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減少18.8%;“冰毒”濫用者所占比例有所增長,增加14.9%。

  二、新型合成毒品濫用者已成為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的主體

  2008年與2012年監測數據相比,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的構成情況有明顯變化。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中,海洛因濫用者逐漸減少,所占比例從70.3%下降到23.6%;“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濫用者逐漸增長,所占比例從28.8%上升到75.1%。新型合成毒品濫用者已成為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的主體。

  三、25歲及以下青少年是預防藥物濫用重點人群

  2012年監測數據顯示,年齡在25歲及以下的低齡人群約占初次濫用藥物人群的1/2。而在濫用新型合成毒品的女性人員中,60%以上初次濫用藥物年齡在25歲及以下。在目前藥物濫用形勢下,針對25歲及以下年齡青少年特別是女性低齡人群,加強藥物濫用相關的健康知識教育,對于預防新型合成毒品的濫用顯得十分重要。

  四、海洛因與新型合成毒品濫用人群的交叉、混合濫用藥物問題突出

  監測數據反映,海洛因濫用監測人群中多藥濫用情況依然普遍。其中,尤以海洛因與新型合成毒品兩大藥物濫用人群交叉、混合濫用藥物問題突出。

  五、醫療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濫用呈逐年下降趨勢

  監測數據反映,2008年至2012年,藥物濫用監測人群中醫療用藥品的濫用總體趨于下降。在藥物濫用監測人群中,醫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濫用/使用者的比例由2008年的30.0%,降至2012年的8.2%。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2年)》表明我國藥物濫用形勢依然嚴峻,新型合成毒品流行情況有增長趨勢,有效防治新型合成毒品濫用顯得尤為重要。


藥物濫用與監測小貼士

  一、什么是藥物濫用?
  “藥物濫用”(Drug Abuse)是60年代中期國際上開始采用的專用詞匯,它與我們平時所說的“濫用抗生素”、“濫用激素”的“濫用”概念截然不同。“藥物濫用”是指非醫療目的使用具有依賴性特性的藥物,包括偶爾、嘗試性地與反復、大量地使用。用藥者采用自身給藥方式,導致藥物依賴性,造成精神混亂和產生一些異常行為,除損害藥物濫用者的身體健康外,還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二、什么是藥物依賴性?
  藥物依賴性分為精神依賴性和身體依賴性。藥物依賴性是由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種精神狀態,有時也包括身體狀態,表現出一種強迫性地要連續或定期使用該藥的行為和其他反應,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應,或是為了避免由于停藥所引起的不適,可以發生或不發生耐受。同一人可以對一種以上藥物產生依賴性。

  三、什么是藥物成癮性?
  藥物成癮性是指精神依賴性,它使人產生一種愉快滿足或欣快的感覺,并在精神上驅使用藥者周期的或連續的用藥欲望,產生強迫的用藥行為。

  四、什么是藥物濫用監測?
  應用疾病監測的原理和基本方法,通過長期、連續、系統的收集藥物濫用及其影響因素的資料,研究分析藥物濫用分布特征和變化規律,預測流行趨勢;將信息及時報告和反饋給有關部門,為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五、藥物濫用監測有幾種方式?
  藥物濫用監測分為被動監測和主動監測兩種方式。被動監測屬于常規監測,是指監測單位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填報《藥物濫用監測調查表》,并通過全國藥物濫用監測網絡系統進行上報。主動監測則屬于專項監測或重點監測,是針對各個時期濫用問題較為嚴重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組織開展藥物依賴性和藥物濫用潛力評價的流行病學專題調查。

  六、藥物濫用監測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區別?
  藥物濫用監測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監測。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是指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的監測。藥物濫用監測,重點是對人群中非醫療用途使用依賴性藥物情況進行監測。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藥物濫用監測在監測目的、內容、方法和目標人群方面都有所不同,前者在于發現和監測臨床應用藥品不良反應問題,屬于醫藥學領域的問題;而后者則是收集和分析報告人群中非醫療用途的藥物濫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公共衛生與社會問題,并涉及司法。

  七、藥物濫用監測包括哪些人群?
可分為一般人群監測;高危敏感人群(青少年)監測;特殊人群(藥物濫用者)監測。我國的藥物濫用監測目前主要針對戒毒康復機構(包括強制隔離戒毒機構、自愿戒毒所、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醫療機構開辦戒毒病房)收治/收戒的藥物成癮者和緝毒部門查處的藥物濫用者。

  八、開展藥物濫用監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已成為我國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和禁毒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開展藥物濫用監測工作的目的:一是為藥品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對已發現的濫用問題較為嚴重的品種組織流行病學調查,進行藥物依賴性和藥物濫用潛力再評價,為加強監管、預防藥物濫用流行提供決策依據。二是為禁毒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對藥物濫用特殊人群的縱向常規監測,研究分析藥物濫用現況、流行趨勢與分布特征,提示濫用方式和濫用物質品種變化及造成社會危害,為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借鑒,為禁毒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三是為公共衛生安全服務。通過建立網絡交互信息平臺,進行藥品安全警示宣傳,提高社會公眾認識和防范藥物濫用事件能力。

  九、藥物濫用與“濫用抗生素”、“濫用激素”的區別?
  我國醫藥界常說的“濫用抗生素”、“濫用激素”等一般是指不按照醫學規范要求,過度使用某些藥品。“藥物濫用”主要指非醫療目的使用具有依賴性特性的藥物。

  十、2012年度藥物濫用監測人群有哪些人口學特征?
  2012年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顯示,藥物濫用人群的社會人口學資料有以下特征:
  初始濫用藥物年齡:35歲及以下人群占85.3%,其中25歲及以下低齡人群占48.2%。
  文化程度:八成以上藥物濫用者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小學及文盲占30.1%,初中占53.2%。
  婚配狀況:無配偶人員(未婚、已婚分居、離婚、喪偶)占55.5%,明顯高于有配偶人員的比例。
  從業狀況:多數為無業人員(66.7%)。個體經營者占13.9%,農民及外出務工人員占13.2%,其他從業人員占6.2%。

  十一、哪些藥品具有藥物依賴性,如何防止濫用?
  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均具有藥物依賴性,程度不同地存在藥物濫用潛力。部分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因有明確醫療使用價值,普遍存在于醫療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為避免發生藥物依賴,患者須遵從醫囑和藥品使用說明,安全、合理地使用醫療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包括含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復方制劑。

  十二、對醫療用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監管部門采取了哪些監管措施?有何成效?
  近年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始終將醫療用麻精藥品的安全管理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創新監管手段,不斷強化醫療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監管。建立對生產經營企業日常巡查制度,在重點監管企業實行質量受權人制度,強化企業內部質量和安全管理;根據監管形勢的新要求和監管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治理,及時會同公安、衛生部門調整管制品種和類別,有效遏制新出現的藥物濫用問題;對醫療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實施電子監管,實現流向可追溯。與此同時,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多管齊下,衛生行政部門加強了醫療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使用環節的監管,公安機關加大了禁毒預防宣傳和對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通過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2008年至2012年,藥物濫用監測人群中醫療用藥品的濫用/使用總體趨于下降。其中,藥物濫用監測人群中,醫療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濫用/使用者的比例由2008年的30.0%降至2012年的8.2%。

  十三、為什么需要加強對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的管理?采取了那些措施?
  針對一些地區出現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毒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積極研究制定加強管理的新舉措、新制度。2012年下半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專項整治行動。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衛生部發布了《關于加強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將麻黃堿類物質含量超過30mg的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列入處方藥管理,必須憑處方銷售;規定銷售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的藥品零售企業應當查驗、登記購買者身份證,進一步規范零售企業銷售行為;從嚴控制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單次零售數量,每次銷售數量不超過2盒,嚴禁零售藥店開架銷售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同時,會同公安部嚴控企業的原料藥購用審批,對流失情況比較嚴重的部分企業,壓縮產品產量,防止出現進一步流失。
  專項整治期間,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以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為重點品種,以藥品流通環節為重點環節,突出抓好批發環節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零售行為,確保藥品在合法渠道內流通。經統計,各地共檢查藥品生產企業523家次,藥品批發企業12121家次,藥品零售企業342296家次,基本實現藥品生產、經營全覆蓋檢查。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各地藥品監管部門還根據本省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措施和方式,對單次數量較大、異地銷售產品和流失風險高品種的產品流向加大核查力度,通過資金流向、電子監管、流向追蹤等方式,提高檢查效果。同時,切實加大對藥品零售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藥品零售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共同努力,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流失情況得到有效遏制。
 

无码黄片